咖啡加工流程

BEANHARDI咖啡加工流程

首先,我还未打算详细诉说Beanhardi的加工流程,不过因为其独特性,我已经申请了专利保护,只要品尝一口,我想你会再也离不开它!

我先解释下别的咖啡是如何加工的(很多人可能在喝手中的咖啡时并不知道其中门道),以此为基础,我将告知大家我的咖啡为何会与众不同。

咖啡豆?不要碰!

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个简单的事实,咖啡不是咖啡豆,咖啡其实是一个小圆形的红色果实,居于种子中间。所以总是有围绕着叫这个“果实”为樱桃还是浆果的争论,我觉得两者皆可,所以直接称之为果实。

从树上到杯子里——咖啡的加工过程

所以咖啡是如何从树上到杯子里的呢?简而言之,先从树上采摘果实(基本是用手),所以只有成熟的果实才会被采摘,根据种植地状态,间隔1到3个月后,种植人重新回去采摘。

咖啡果实的加工过程

一般果实从树上分离有两种方式,要么靠日晒,要么在果肉分离机中通过水集中方式处理,这两种方式都会影响咖啡的口味。

日晒的果实其甜度会被种子吸收部分,而且有效的日晒需要无雨且干燥的气候,但最后仍然会涉及到水,因为需要将晒干的果实从种子中剥离。

果肉分离过程将所有的果实放入类似水洗机的设备,加水后开始轻微发酵流程,发酵会使果实变软,通过机械运动,水将果实从种子中剥离。

别的加工过程

我可能真的对此很痴迷,开始侃侃而谈蜜处理、水洗法、厌氧发酵处理、二氧化碳浸渍法与古老的印尼半水处理法等等,但是,拜托,别让这里变成无聊冗长的技术讨论区。

种子干燥法

果实的果肉移除后,种子是干枯的,然后通常休息一两个月,从而降低湿度到能成储存不腐败的状态。最后一步是剥离种子壳,移除带肉果皮,然后送去烘培厂。

咖啡烘培

大家可能最熟悉的3种烘培方式是:浅烘培、中烘培与深烘培。其实还有别的细分,但就目前就先说这三种。使用摄氏度标准(不好意思,习惯华氏度的请自己换算啦!)

浅烘培温度在185 – 210度之间,咖啡口味会偏酸,保留更多的咖啡因。咖啡烘培状态至果肉“跳出”,称此为第一次爆开,轻度烘培完成,没有进一步动作了。

中烘培温度在210 – 230度之间,咖啡口味与形态保持较好,咖啡因较少,中烘培通常种子有两次爆开。

深烘培温度在230 – 250度之间,咖啡形态与口味更佳饱满,但咖啡因也更少,超过两次爆开,种子最后真的是黑色。

很多人以为咖啡颜色越深,咖啡因更多,不是啦!

咖啡研磨

一样,简单是最佳方案。主要有三种研磨产物:粗粉,中度研磨与细粉,同样我们也知道有别的区分形式,粗粉最佳拍档是法式压壶,中度研磨更适合制作浓缩咖啡,细粉与土耳其咖啡更合适。

在咖啡迷开始用个人咖啡偏好抨击我前,还请明白,我正在用简单的方式将新的咖啡饮用者带入这个巨大的咖啡世界,而不是让他们手足无措回去继续喝茶了!

专利

我已经为处理咖啡果种(通常称咖啡豆)的加工流程注册了专利,很快将得到获许。我的目标是将公布这一专利,并免费开放给任何一位希望使用的人。

等下,那为什么我还需要注册专利?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不想一些咖啡大集团介入,从而注册成为他们的专利,进而获取更多暴利。我认为他们不能从可以大量改善咖啡口味的技术种获利,他们可以从别处获益,而不是这里。

有人说我挺不理智,且愚笨,这可能错失了获取大笔特许费用的机会。但又如何呢?钱不能代替所有。我很满足,婚姻幸福,儿女成群,生活得不赖,我没有私家车,虽然这可能听起来更像是一杯精致的手工咖啡,我也没有设计师款套装或者炫丽的手表,不过我也从来没有艳羡过这些:)人生目标不在此。

但我也不会轻视会有不同选择的人,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,每个人都有心目中自己对成功的定义。

对我来说,我惟想做优质的咖啡,也许也将这个项目发展成有意思的事情,这个故事的下一章节是我将开始种植咖啡,不过差不多需要等我的树真的能结果才能开始吧!

Copyright © 2024 |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2022089955号-1